• 夢之隊精準計劃團隊
  • 專業研究KU娛樂城走勢公式
  • 希望來這裏的朋友都能學習到專業技巧

回歸20年 香港被快速發展的祖國帶著飛

新聞時評 KU娛樂城教程 2017-06-30 310 次瀏覽 0個評論

  打開瀏覽器在百度搜索,輸入“香港衰落”兩個詞,能搜索出上百萬條結果。這些文章從歷史到房地產,將“香港衰落”“剖析”得面面俱到。然而,這些不過是似是而非、但是沒半點技術含量的話題。的確,過去20年香港經歷了各種風雨:亞洲金融危機,非典(SARS)沖擊,“占中”“旺角暴亂”……與紐約、倫敦合稱“紐倫港”的香港光芒也似乎正被上海、深圳等內地新貴蓋過,尤其是它在國家經濟總量中的占比大不如前。但香港真的在衰落嗎?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到來前,《環球時報》記者赴港采訪,發現香港各界精英對香港在國家經濟中占比下降的事實普遍樂觀面對,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話說:“這是很正常的事……這是由於國家發展得快。”

  在一些西方媒體和部分香港人眼中,回歸後的香港卻是一直在“褪色”。“香港一個時代的終結,‘多謝’中國的擁抱”——這是2016年9月美國《華爾街日報》一篇報道的標題。文章稱,“香港在中國經濟中的角色逐漸縮小,據世界銀行統計,1997年香港GDP占中國經濟總量的18.5%,到了2015年卻減少到2.9%。”文章還寫道,香港的經濟與生活越來越依賴內地,糧食大部分由內地供應,旅遊業靠自由行支撐;香港貨櫃港口失落全球龍頭地位,被上海追上。

“回歸後,香港確實遭受了兩次特別嚴重的經濟衰退”,陳誌豪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一次是在1997至2003年,另一次是2008至2009年,都是由外部金融沖擊引起,香港甚至曾被美國投資者視為“肥豬肉”和“提款機”。陳誌豪補充說,回歸後在香港內部炒作“衰落論”的人,主要是反對派勢力,但他們避談導致早年香港經濟蕭條的主要肇因——以美國為首的投機客。

炒作“香港衰退”是西方長期以來鼓吹的“中國崩潰論”的一部分,對某些西方勢力來說,只要把繁榮的香港“唱衰”,就能為其論調提供“論據”。陳誌豪說,香港本地的反對勢力為打擊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心而熱衷“唱衰”香港,這樣他們就能操縱更多議題,擴大自己的生存空間。

“連續23年獲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平均預期壽命全球第一:男性81.3歲,女性87.3歲”“去年生產總值3200億美元,較1997年增長81%,人均GDP增長60%”“財政儲備近1萬億元,較1997年同期增長超過一倍”“外匯儲備資產由1997年底的928億美元增長到3905億美元”。

如此數據無疑是一份亮眼成績單。5月底,在接受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財政狀況很滿意:“哪怕什麽稅都收不到,有兩年的開支已經在這裏了。”

給外界“衰落”錯覺的主因之一,是1997年香港GDP占國家總體的18%以上,而今卻不到3%。“並不是香港(發展)滯後,而是國家發展太快!”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說,香港是發達經濟體,過去20年國家一直處於發展中,發展速度是不一樣的。“而且,不能根據經濟總量來判斷香港的作用”,蔡冠深說,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金融中心,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內地城市短時間替代不了的。

1.jpg

已有 310 位網友參與,快來吐槽: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