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高招錄取陸續結束,準大學生們正式開始了入學前準備。為了使考生和家長提高防範意識,記者梳理了高招中經常出現的“詐騙招式”,希望準大學生們遠離詐騙陷阱。
“發助學金、獎學金”詐騙最常見,以“發助學金、獎學金”為名義的電信詐騙是詐騙分子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他們冒充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或學校工作人員,假借辦理減免學費、補發助學金、困難補助等名義,誘使準大學生到ATM機上按其要求操作,轉走其卡內現金。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資助政策體系。所有資助項目均不要求學生預先交納任何費用,不要求在ATM機或網上進行任何操作。
高校官網一般會有“新生必讀”“報到須知”等提醒,記者在中國農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了解到,提醒包括學生報到當天要繳納的費用和途徑,如在哪裏繳納學費、住宿費等。學校不會以任何名義收取學費、住宿費以外的費用。
學生如果接到類似要求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的電話時,要到官方渠道驗證,或者撥打學校有關部門或銀行的官方電話咨詢核實,不要輕易按照對方要求操作轉賬。
多所高校招辦老師表示,一些高考填報誌願APP其實是詐騙軟件, 一旦下載了這類APP,木馬病毒可快速植入手機。不僅會控制手機,私自群發病毒短信,還會直接將手機裏的隱私信息回傳給騙子,盜取準大學生們的支付寶或電子銀行賬戶。
為了騙取考生、家長的信任,犯罪分子通過偽基站發送查詢分數、查看體檢報告的短信給學生,並附網站鏈接,一旦點開鏈接,手機就會被木馬病毒攻擊,騙子獲取關聯銀行卡的信息後,通過攔截獲取支付驗證碼,直接將銀行卡裏的錢款劃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宗玉提醒考生和家長,不要輕易點開手機中來源不明的網站鏈接,不要隨意輸入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個人信息,更不要填寫銀行卡號、密碼以及來源不明的驗證碼,收到與錄取相關的信息應第一時間與學校老師核實。
王宗玉同時還表示,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招辦老師:一切以學校官方信息為準,除了以上常用方式之外,還有詐騙分子混淆學歷類型進行招生詐騙。他們利用當前高校辦學形式多樣化的情況,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等教育等的區別,把考生介紹到院校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其他辦學形式學習,從中斂財。
多所高校招辦老師介紹,普通高校招生需要通過正規渠道報名考試、填報誌願、投檔錄取。對未通過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辦理錄取手續的考生,教育部將不予辦理新生學籍電子註冊,畢業時也不能獲得國家承認的普通高校畢業證書。
還有向考生或家長宣傳“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可以想辦法、找關系,承諾只要肯花錢就可以搞到“內部指標”找到關系,保證錄取,欺騙考生和家長,收取“活動”“打點”費用。
不法分子甚至稱交錢可以上軍校,他們假冒軍校領導、軍隊機關幹部,聲稱軍校招生有“內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可以花錢托人找關系上軍校,有的編造虛設招生機構、偽造各種公文實施招生詐騙。
據介紹,軍校招生沒有計劃外名額,軍隊和武警部隊不允許任何個人私自攜帶招生公文,招生過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長展示公文這一環節。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後,要在省招生考試院指定的查詢渠道進行查詢驗證,分辨真偽。
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招辦老師表示,無論哪種類型的招生詐騙,準大學生們都不要輕易相信,一切以學校官方信息為準,學生遇到詐騙應及時和學校相關部門取得聯系進行核實。
已有 265 位網友參與,快來吐槽: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