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共享經濟從共享寶馬到共享空調,炒作太厲害變味了,共享經濟本是一大創新,優步與滴滴的大火,讓共享經濟成為創新的熱門領域,大量創業者往裏面擠,試圖開創出類似優步與滴滴這樣的成功企業。然而,大部分創業者忘了,並不是所有行業和領域,都適合共享。如果簡單為共享而共享,這類創業沒有多大意義,反而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我們來看看,共享領域,除了滴滴出行、共享單車,還有人搞出了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汽車(共享寶馬、共享奧迪)、共享家電(共享彩電、共享洗衣機、共享空調)等,拋開滴滴出行以及共享單車,其他的一些共享產品,似乎看不到前景,一窩蜂往裏擁,最終都會黯然收場。
優步與滴滴的成功引發效仿
共享單車火起來,也是有道理的,它解決了人們出行的最後一公裏。比如,很多人坐地鐵和公交車上班或者回家,距離目的地往往有一段距離,走路太耗時間,而騎自行車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共享單車火起來,並不是人們買不起單車,而是單車停放不便,ofo及摩拜單車等,切中了消費痛點。
共享單車火了起來
那麽,共享豪車呢,的確滿足了一些人的喜好,但如此一來,創業公司成了重資產公司,違背了共享經濟。無論是共享奧迪,還是共享寶馬,購車投入巨大,而且管理成本高,從乘客手裏賺一點小錢,幾乎看不到盈利希望。事實上,有了滴滴,有了其他專車,再往共享汽車領域創業,已不明智。
共享經濟不能亂入
共享經濟領域,目前已過度擁擠,有些創業顯得不靠譜。一些創業者,甚至是沖著押金去的。比如共享家電,使用者需要交納不菲的押金。
已有 271 位網友參與,快來吐槽: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