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報道,8月30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自2017年9月1日起,三家運營商全面取消國內手機長途和漫遊通話費(不含港澳臺)。用戶無需申請,自動生效。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此次取消國內手機長途和漫遊通話費,適用於現有套餐資費還不是長市漫同價的中國電信所有手機用戶。
中國聯通也表示面向所有手機電話用戶取消國內長途費和漫遊費。國內語音通話接聽免費,主叫通話資費標準按照用戶原有本地語音通話資費標準執行。
中國電信表示,取消國內手機長途和漫遊通話費,涉及中國電信運營移動業務以來近2.5億移動用戶,關於取消國內手機長途和漫遊通話費的詳情,根據每個用戶訂購的具體套餐而有所不同。用戶可訪問中國電信網上營業廳查詢在用套餐情況,或到當地營業廳咨詢
8月30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宣布自2017年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機用戶國內長途費和漫遊費(不含港澳臺地區),比原計劃的10月1日提前一個月完成。
此次全面取消手機用戶國內電話長途通話費和漫遊通話費,用戶無需申請、自動生效。關於取消手機國內長途費和漫遊費的具體詳情,用戶可咨詢三大運營商的網上營業廳、客服熱線或當地移動公司營業廳。
三大運營商在3G和4G套餐中已經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實現全國統一通話資費。工信部《2017年1-7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7月底三大運營商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3.7億戶,移動寬帶(3G/4G)用戶達到10.6億戶,占比77.4%。也就是說,2G用戶約為3.1億,取消長途漫遊費後這部分用戶會直接收益。
在北京一建築工地務工的胡師傅告訴記者,“之前用聯通的號碼,回河南商丘老家電話費就很高,每分鐘8毛。”
同一工地的張師傅稱,“我的手機號是移動的老號,還有長途費與漫遊費,取消了對我來說是好事。”
北京居民李先生則告訴記者,“平常不出差,長途費與漫遊費是否取消對我影響不大。”
電信業專家項立剛介紹稱,民眾可能對於取消漫遊費與長途費的期望值比較高,但該舉動的可能實際影響並不大。因為目前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大多是4G用戶,而4G是長途費、固話費、漫遊費合一,基本上沒有漫遊費與長途費。中國移動的老用戶比較多,目前逐漸將老用戶遷移到4G套餐,對於中國移動的收入影響並不大。所以此次三大通訊運營商取消漫遊費與長途費對行業格局、收入等影響有限。
取消漫遊費能省多少錢?
由於4G用戶已經不存在長途和漫遊費,資費調整只會影響到老套餐用戶。資深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表示,老套餐用戶一直是三大運營商(此前)激烈競爭所照顧不到的用戶,國家的此項政策對老套餐用戶來說是一大利好,將有效地減少他們的話費。
一位電信觀察人士稱,對於更多消費者而言,取消長途漫遊費不一定意味著更實惠。該人士認為,運營商通過取消長漫費,推動這部分“老套餐”用戶升級為4G套餐用戶。這樣一來,用戶每月的消費甚至可能比老套餐更多。他舉例稱,目前某運營商在一些地區仍然存在10元包月不含流量的老套餐,但如果將該套餐換為不含長途漫遊費的4G套餐後,最低價格為18元。
付亮也指出,目前運營商仍有針對本地用戶的優惠套餐,這些用戶原本就沒有長途漫遊通話需求,不排除在漫遊費取消之後,相應的套餐發生變化,他們實際的話費開銷比原來更高。
流量費何時能降?相較於漫遊費與長途費,民眾對於流量降費更加關心。
電信業專家項立剛向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移動無論在企業流量收入,或流量價格方面都高於電信、聯通。
前述工地的胡師傅告訴記者,“每個月的流量不夠用,有次不知不覺就超了好幾百元的流量費。現在只能用手機平常看看新聞。”山東的李小姐用的是移動號碼,每月88元的套餐,但實際上每個月消費都在120元上下。“贈送的流量不夠用,我經常買流量包,上個月用了6個G。移動的流量費比較高。”
中國移動回應記者表示,隨著技術的演進和成本的降低,結合市場發展情況和客戶需求變化,將持續優化流量資費體系。中國電信則表示,會持續降低流量單價。手機流量平均單價2015、2016連續兩年分別下降33%、36.6%,2017年上半年同比進一步下降40%。
項立剛稱,流量費用實際呈現下降趨勢,但大幅降費還需相關技術的革新。1GB的流量費用在2G時代為1萬元左右,3G時代在500元左右,4G時代30元左右。“下一次大幅降價將是5G時代,預計1GB流量費用在1元左右。”
何時放開異地辦理業務限制?當前不少市民仍在抱怨異地辦理業務限制太多。
在北京上班的陳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的聯通號碼歸屬鄭州,由於該號碼前任用戶已經綁定了銀行賬戶,所以想辦理手機綁定新銀行卡業務的他被銀行方面告知,需前往聯通營業廳開具近3個月繳費證明。而北京聯通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不能異地辦理業務。同樣曾遇到這種情況的還有趙琴(化名),自己的聯通手機號要在10月份續約,但因為本人在異地而無法辦理。8月30日,中國聯通客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續約仍需要到歸屬地營業廳辦理。
關於異地辦理業務,中國電信方面表示,目前多數地區多數業務是可以辦理的。但是因為涉及實名制,可能有一些的業務變更還不夠方便,也在不斷改進之中。
已有 278 位網友參與,快來吐槽:
發表評論